我院2项科研成果申报2019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二、 推荐项目名称:“治疗难治性免疫相关疾病传统医药研发技术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2019.05.21根据《云南省科技厅关于2019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院推荐2项科研成果申报2019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
一、推荐项目名称:“云南名老中医脾胃病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主持人:王华宁
候选人名单:王华宁 龙祖宏 万春平 祁燕 杜义斌 徐莹 曹艳萍 陈霞 张兴宗 李小丝 黄明霞 余泽云 沈静 马可 李莉 陈必勤 周文静 蔡开莉 董洁群 杨秋萍
候选单位:hg6686皇冠注册开户
项目简介:
龙祖宏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是全国知名的脾胃病专家,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多年,对疑难脾胃病的诊治有独到的见地,临床疗效卓著。传承与创新名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对于深化中医治法研究,丰富中医理论,提高中医临床疗效、造福患者、服务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项目通过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挖掘整理、总结提炼,进行临床与基础研究,系统围绕龙祖宏教授学术思想在防治脾胃病中的难治病(溃疡性结肠炎、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展开科研攻关,上述疾病具有慢性、复发性和难以缓解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了较高的医疗费用支出,而中医药防治上述疾病具有价廉效高的独特优势,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医药费用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来源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及3项云南省科技厅面上项目。
1.首次提炼出龙祖宏教授“培脾土,护中焦,以平为期,以和为贵;调脾胃,畅气机,以通为要”的学术思想。
2. 基于此学术思想,发明疏肝健脾方(溃结康)。揭示疏肝健脾方抗溃疡性结肠炎两个新机制:(1)抑制NF-kB活化、减少TNF-α, IL-1β等促炎因子,促进抗炎因子IL-4,IL-10表达,调节机体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平衡,减轻促炎因子对结肠黏膜的损伤,并上调肠粘膜修复因子 ITF和肠粘膜屏障关键蛋白Occludin、Claudin表达;(2)调控NLRP3炎性体活化,抑制肠道免疫和炎症反应。
3. 首次创立扶正养肝方,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理论依据。首次发现该方是通过下调肝细胞 Fas 表达,Fas+肝细胞减少,阻断 Fas/FasL 系统介导的 CTL 依赖的肝细胞凋亡,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新机制,为后期院内制剂的研发奠定科学理论依据。
4、首次创立调胃消痞方,揭示调胃消痞方降低 VIP 含量,上调 Ghrelin 表达而改善胃肠道排空障碍,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新机制,解析了龙祖宏教授“调脾胃,畅气机,以通为要”学术思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科学内涵。
5.该项目构建了防治溃疡性结肠炎、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等疾病的中医理论体系,独特创立了相应的治则治法及系列经验方,制定了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规范,并推广应用到腾冲、曲靖市中医院等13家医院。基于名医学术思想研发的院内制剂,在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94家医院应用多年,近3年累计销售额162.6万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防治溃疡性结肠炎、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难治病的中医药研究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对提高中医药防治难治性胃肠病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作为云南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云南女医师协会肝胆脾胃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通过建立国家级名医工作室及二级工作站、举办国家级及省级继教班、下乡扶贫等方式,对传播名医学术思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搭建了国家级重点专科“传染病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肝病专业及云南省级肝病重点专科等平台。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5篇,其中核心期刊18篇,出版专著7部,同时培养了大批优秀中医药人才(其中,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1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3人,全国中医临床优才1人,国家中管局重点专科专病学科带头人2人,云南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1人,云南省名中医1人,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云南省优秀青年中医1人,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1人,遴选硕士生导师 5 人,学历提升 4 人,培养研究生 46 人,在读博士1人,进修医136 人)。
6.依托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立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信息网络平台”,工作室上传了龙祖宏教授临床医案145份、诊疗方案6份、影像资料8份、论文论著24份、动态进展18篇,总数为200余份,其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另一方面,借助云南省中医医院网站及龙教授学术思想交流微信群等交流平台,定期分享临床经验、中医经典心得体会等方式进一步传播名老中医龙祖宏教授学术思想。鉴于脾胃病在内科疾病中的重要地位及国家级龙祖宏名医工作室的学术影响力,云南中医药大学把“名中医龙祖宏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确定为研究生选修课程之一,已授课3学期,现场课堂教学气氛热烈,深受学生喜爱。名医工作室成员十分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龙祖宏教授学术思想融入到临床带教、教学查房、院内及科内讲座中,传道授业解惑,拓展本科生、研究生、规培生、进修医对中医脾胃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分享典型医案、中医经典学习体会,点评医案等方式,提高中医临床辨证施治水平,加深了对中医理法方药的理解,对传播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由于龙祖宏教授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因而2018年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成为全国20名名老中医专家获奖者之一。 由于龙祖宏教授在人才培养、学术造诣、医德医风、学科建设和发展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因而2019年荣获“云南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光荣称号,成为获此殊荣的16位教授之一。
推广应用情况:
通过本研究,龙祖宏教授学术思想指导下形成的6个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在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弥勒市中医医院、开远市中医医院、开远市人民医院、曲靖市中医医院、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中医院、嵩明县中医医院及牟定县中医医院等多家医院推广应用,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院内健脾养肝丸、健脾养肝合剂在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94家医院应用多年,近3年累计销售额162.6万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 推荐项目名称:“治疗难治性免疫相关疾病传统医药研发技术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主持人:万春平
候选人名单:万春平 左爱学 彭江云 顾瑛媛 李斯文 郑喜 李兆福 祁燕 夏杰 徐莹 李小丝 李松梅 普晓佳 张霞 刘蓓
主要完成单位:hg6686皇冠注册开户, 云南中医药大学,常州市中医医院
项目简介:
该项目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黄芪皂苷调控CD45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介导抗肿瘤免疫分子机制的研究”项目编号:81460624,万春平主持;云南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黄芪皂苷调控CD45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介导抗肿瘤免疫分子机制的研”项目编号:2015FB199,万春平主持;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云南中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黄芪皂苷调控Th17细胞介导抗脓毒症作用机制的研究”2017FF117(-041),万春平主持;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地胆草有效成分对胶原关节炎小鼠Th17/Treg细胞平衡调控作用机制的研究”项目编号:2014NS335,万春平主持。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基于免疫生物活性的民族药昆明山海棠内生真菌有效组分的研究”项目编号:2012Z004,万春平主持;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民族药毛子草和地胆草抗HBV活性物质基础研究” 项目编号:2011FZ158,左爱学主持。
项目基于中医药传统功效、民族医药经验及长期临床实践,系统围绕特色中医药(黄芪及复方制剂、温阳散寒除湿方、昆明山海棠、青蒿)、民族医药(傣药黑良冲剂、地胆草、两头毛、马利筋)防治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物质基础、疗效及效应机制等关键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历时10年,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
1.基于黄芪“健脾补中,益卫固表”传统功效,首次发现黄芪皂苷能够显著激活CD45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促进Th1细胞因子释放及核转录因子的激活,从而介导抗肿瘤免疫的新机制,为黄芪抗肿瘤免疫疗法、传承与创新奠定科学的理论依据。基于此,开发医疗机构制剂复方黄芪口服液(苏药制字Z04000723)和黄芪口服液(滇2010005HZ)。
2.收集整理民族医药对地胆草和两头毛临床方剂与配伍,分离鉴定34个化合物。首次发现两种民族药共有的免疫抑制成分咖啡酸乙酯具有显著的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揭示其机理与抑制Th1细胞分化及IFN-g产生通路有关,为地胆草和两头毛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提供理论基础。基于青蒿临床应用,发现青蒿素衍生物SM934抑制致病性T细胞和提高抗炎IL-10介导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应机制,进一步拓展青蒿的临床应用范围。
3.基于傣医和彝医马利筋传统应用,明确了马利筋乙酸乙酯提取物体内给药抗肿瘤的生物效应,揭示马利筋乙酸乙酯提取物调控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及诱导P38和JNK的磷酸化水平诱导凋亡的新机制,解析了特色民族医药马利筋传统应用的科学内涵。
4.基于嘿良冲剂民族民间传统应用,明确嘿良龙冲剂具有升高白细胞、增效减毒效应,揭示其通过促进释放Th1细胞因子,维持Th1的优势状态的免疫学机制,为嘿良冲剂应用于抗肿瘤免疫、缓解化疗药物副作用奠定基础。首次从民族药昆明山海棠中分离内生菌株ThF-11,证实化合物青霉酸表现出较强的抑菌和杀虫活性,拓展了民族药昆明山海棠应用价值。
5. 基于温阳散寒除湿法治疗寒湿痹阻证RA临床实践,揭示其通过有效抑制初始CD4+T细胞向高致病的Th17细胞分化,诱导Treg细胞扩增,同时防止已分化Treg细胞再转化成高致病性Th17细胞新机制,解析扶阳学术思想防治痹证理论的科学内涵。
研究成果在《Journal of Immunology Research》、《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7篇,其中SCI收录7篇,SCI累计影响因子16.288,累积他引总数234次;入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云南省万人计划2人,培养访问学者1名,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波士顿儿童医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遴选研究生导师3人(其中博导1名),培养研究生9名(1名博士),职称晋升3人。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协作重大疑难疾病试点单位等4个研究平台。
原标题: